語音播報
國際子午圈計劃總部大樓揭牌。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雁棲青年論壇——2023年國際子午圈研討會暨“一帶一路”空間天氣培訓班9月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全球10余個國家的100多位知名空間領域專家、青年科學家齊聚懷柔科學城,圍繞基于國際子午圈計劃的空間天氣最新進展和科學挑戰、地基觀測系統的部署和運行、空間天氣建模和數據分析工具、未來發展路線等主題深入交流。同日,位于懷柔科學城的國際子午圈計劃總部大樓正式建成啟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竇賢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出席活動并致辭。
國際子午圈計劃(International Meridian Circle Program,IMCP)是中國科學家牽頭提出的一項國際大科學計劃。該計劃由我國科學家率先提出并主導,以子午工程為核心,聯合東經120°、西經60°子午圈沿線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臺各類儀器形成全球分布式的地基探測網絡,對地球空間環境進行全緯度、全天候、全要素的觀測,深入研究地球空間物質和能量在太陽和地球活動雙重驅動下的運動規律,研究空間天氣的全球特征和演變規律,及其與全球變化的相互影響,為應對地球災害和國家空間安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開幕式結束后,國際子午圈計劃首席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代表國際子午圈計劃項目接受采訪時說:“國際子午圈計劃是空間天氣領域實施的中國引領和主導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將充分借助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的科研隊伍、野外臺站和監測能力等,共同在空間天氣領域做出突破性的貢獻?!?/p>
“日地空間系統科學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其物理過程的影響也是全球性的,不是一個國家憑借一己之力可以解決的,在統一國際協議的框架下,世界各國發揮各自優勢協同開展研究,將大大促進日地空間天氣學科的科學產出?!眹H子午圈計劃首席專家組成員劉維寧研究員說。
雁棲青年論壇是中國科學院非常重要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之一,秉承“啟迪、探索、突破”的永久主題,具有前瞻引領性、開放國際性和青年主體性的典型特征。國際子午圈研討會暨空間天氣培訓班作為中國科學院主辦的雁棲青年論壇和“一帶一路”空間天氣培訓班的重要活動,為全球日地空間領域的領軍科學家,尤其是年輕學者提供了交流的平臺,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的空間領域學生和青年學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搭建了良好的研究合作關系。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辦,得到了中國科學院、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際科協日地物理委員會(SCOSTEP)的共同資助,活動為期10天。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