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田博群攝
大豆育種專家李艷華的試驗田?田博群攝
大豆育種專家李艷華在接受采訪?田博群攝
大豆種植試驗區里一片片豆莢微微黃?史軼夫攝
“我國是大豆的故鄉,就應該研發出最好的大豆品種。天上的火箭不讓別人落下,地里的大豆品種也要騰飛!”中國大豆育種專家李艷華曾這樣說。
9月3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團來到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開展采訪活動。
“走,去我的試驗田,給你們看看我的成果?!敝袊茖W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寒區大豆育種學科組組長李艷華說,她帶著采訪團的記者們,來到一片大豆種植試驗區,一片片微黃、茂密的大豆長勢喜人,一陣微風吹過,豆莢輕輕搖擺,記者們感受到豐收的氣息。
作為學術帶頭人,李艷華長期堅持在科研第一線。每年的6至9月,她最為忙碌,遴選豆種、人工授粉、鑒定實驗,一刻不能停歇。與大型機械化種地不同,李艷華進行大豆雜交實驗的方式,很是“傳統”。播種、收割、脫?!@些過程都要人工完成。上萬份的大豆育種材料,每一個豆莢、每一個豆粒都需要觀察。
記者了解到,李艷華與大豆結下了“不解情緣”,她家里幾代人都以種大豆為生。1990年,從東北農業大學畢業后,被推薦到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實習”。從進實驗站的第一天起,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留下來。每天天不亮,她就跟老師去地里,給大豆做雜交實驗。大豆的最佳授粉期是凌晨4點到7點。李艷華經常不回家,干脆睡在實驗室里“搶時間”。1991年,李艷華成為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的一員。從接棒的那一刻開始,她就確定了目標:培育適應東北高寒地區種植和加工的優質大豆品種。
如今,李艷華從事寒地黑土區大豆育種的研究工作30余年,已審定“東生”大豆品種17個(含國家審定品種4個),大豆品種轉化3800萬元。其中2022年“東生17”、“東生19”共轉化1000萬元,在東北地區第三、第四積溫帶累計推廣應用面積達5000多萬畝,增產大豆20多億斤,為地方增加經濟效益達40億元。她培育的“東生1號”大豆品種被列為黑龍江省大豆主產區第二積溫帶下限和第三積溫帶的首推品種,外型圓黃、品質好,審定至今20年依然深受種植戶、糧商、企業喜愛,普遍商品糧價收購價高于市場0.5元/斤;培育的“東生7號”2017年經營權轉讓費高達700萬。
除了繁重的科研工作,作為知名的農業專家,李艷華專門組建的微信群,每年都接到成千上萬個農民和企業的咨詢電話,她默默地承擔著自己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開展大豆新技術培訓已經成為了李艷華研究員的本職工作,幾年來,她通過農民夜校,科普之冬、田間短訓等累計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班上百期,培訓數千人次。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